新智慧校園
English

以科學態度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來源:

發布時間:2010-07-29?點擊:

以科學態度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以科學的態度認識社會主義,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前提。革新開放30多年來,正是在不斷深化對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認識的過程中,我們黨領導人民乐成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门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科學的態度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放到人類社會發展大趨勢中、放到當今經濟全球化大配景中、放到社會主義曆史進程中加以正確認識和科學定位,是深入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前提。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讲明,社會主義美好理想的實現,是一個長期實踐的“自然曆史過程”。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走自己的路,堅持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適應時代的新變化和實踐的新發展,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生産資料公有制爲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同時容納有利于生産力發展的多種所有制經濟身分。這樣一種經濟制度,既能爲生産力的解放和發展提供有利的制度條件,又可以從基础上消除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産資料私人占有與生産社會化之間的矛盾,從本質上代表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並以建設高度民主政治爲目標積極推進政治體制革新。這樣一種政治制度,可以從基础上調動人民群衆的積極性,消除資本主義民主的階級局限性、狹隘性、虛僞性,使社會機體充滿生機和活力。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以人爲本,堅持以實現人民大衆的基础利益爲價值目標,在曆史的進程中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配合富足,促進和保障社會公正與正義,這就可以消除資本主義制度下貧富不均和人的畸形發展現象,爲社會成員自由而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證。

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社會全面發展,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不斷向高度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目標邁進,這就有能力消除一切舊制度下所特有的貪婪、腐敗、墮落現象,使整個社會在文明康健的生産關系和社會關系中生機勃勃地向前發展。

由于我們黨將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中國基本國情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乐成门路,從而使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科學性在實踐中获得了進一步的驗證,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和信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處在當代世界發生重大變革的過程中。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深刻的社會變革和思想變革,其廣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差异的社會制度、差异的發展门路,都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經受沖擊和考驗,從而決定自己的發展走向和曆史命運。

作爲當今世界一種重要的制度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經濟全球化存在著不行阻隔的內在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問題,既是我國革新發展進程中需要不斷深入回覆的重大課題,又是科學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極爲重要的視角。這一重大命題包罗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經濟全球化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必須關注的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者分析無産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運動的重要依據。深入研究和認識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和走向,是科學認識和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其二,經濟全球化既對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提出了新課題新挑戰,也爲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曆史性機遇。充实運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發展自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抉擇。社會主義必須密切關注經濟全球化時代的社會變革與發展,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進程。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種文明競爭發展的規律和趨勢,要求我們在理論與實踐上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時,必須處理好特殊與普遍、個別與一般的關系。既要注重社會主義質的規定性,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基本偏向不動搖,又要積極借鑒吸納世界各國的優秀文明结果,不斷提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水平;既要注重從本國實際出發,走出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门路,又要遵循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革新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之所以能夠持續快速發展,在嚴峻考驗和挑戰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們把經濟全球化時代文明競爭發展的普遍規律與中國發展的特殊規律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自覺遵循這樣一種戰略選擇。如果對經濟全球化作片面性、狹隘性的理解,把社會主義與經濟全球化對立起來,拒絕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曆史機遇和有利因素,就有可能阻礙社會主義的發展,甚至可能使社會主義喪失生命力。

當代中國共産黨人以敏銳的時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准確掌握世界花样的新變化,將中國的發展同世界的發展有機地融合起來,帶領全國人民走出了一條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乐成之路。第一,遵循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同時適應生産力發展的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生産關系和上層建築某些方面、某些環節的變革,構建革新、發展、穩定相互促進的發展戰略。第二,遵循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規律,構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和諧“四位一體”的全面發展戰略。第三,遵循人與自然協調發展規律,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第四,遵循各種社會文明長期共存、競爭比較、相互融合規律,積極吸納世界各國優秀文明结果,構建全方位的對外開放發展戰略。第五,遵循人的全面發展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又是發展目的的規律,構建以人爲本的科學發展戰略。這些發展戰略,其焦点就是堅持科學發展,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新形勢,適應人類文明發展新趨勢,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正是這些著眼經濟全球化大趨勢、適應時代發展大潮水的戰略抉擇,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機勃勃的實踐,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于社會主義的社會定性和發展階段問題,是一個需要搞清楚的重大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這一重大問題上展示出獨特的創新意義和巨大的時代價值。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找到了一條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後基礎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门路。革新開放30多年的實踐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门路,創造性地回覆息争決了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特別重要的职位。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门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特定本質和豐富內涵大大深化了人們對作爲社會形態的社會主義的認識。革新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逐步形成了對作爲社會主義社會形態乐成表現形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認識,包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特定本質和基本特征的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相互協調、整體推進,配合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不斷發展完善。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清了在社會主義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本思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正處于並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兩大科學論斷,無論從形成的邏輯關系來看,還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實際進程來看,都不行支解地聯系在一起: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定位,是正確認識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建設社會主義,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正處于並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講要搞清楚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就必須搞清楚什麽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在初級階段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在中國,要建設社會主義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就只能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既要绝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门路,又不能逾越曆史發展階段急于求成。

經過6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30多年的革新開放,我國各項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國際职位顯著提高,國際影響日益擴大。但我們必須十分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處于並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同時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遇到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需要繼續探索、發展和完善。因此,必須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與宁静發展不動搖,這是在當代中國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本思路。我們只有時刻掌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其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特征作爲推進革新、謀劃發展的實踐依據,才气清醒認識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