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介紹
质料与情况工程学院精細陶瓷與粉體质料技術開發服務團隊由8位有著較高專業基礎和富厚的社會服務经历的專家組成。團隊大部门成員具有企業事情經曆,具有較豐富的企業研發經驗和相關行業積累。團隊以胡傳躍教授爲帶頭人,立足于服務婁底當地經濟和特色産業,以新能源质料和精細陶瓷质料爲主要研究對象。團隊依托PP电子學院“精細陶瓷與功效粉體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針對能源质料、化學電源工藝和精細電子陶瓷质料生産工藝等相關技術難題展開研究,聯合企業配合承擔國家、地方與企業的重大科技任務,建设學科、人才和研究平台資源共享機制,積極主動爲地方工業的發展服務。團隊先後與湖南海納新质料有限公司、湖南創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婁底安地亞斯電子陶瓷公司、婁底衆一精細陶瓷制造公司、高安環保公司、新化恒睿電子科技公司等企業以及國家電子陶瓷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企業簽訂技術相助協議,與企業配合開展課題研究和技術攻關。
服務領域:
1、結合婁底市先進陶瓷産業發展的需要,圍繞氧化物和碳化物陶瓷的制備、成袌Fc燒結技術及相關反應機理和應用基礎展開深入研究,爲企業關鍵制造技術和焦点工藝提供解決方案。
2、結合婁底市以及湖南省有色金屬等礦産資源,圍繞氧化钴超細粉體质料、锂離子電池正極前驅體质料、三元质料、富锂錳基质料以及锂離子電池負極质料的制備技術及相關反應機理開展深入研究,優化相關质料制備工藝和電池工藝流程,爲相關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3、與國家電子陶瓷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深度相助,著力開展電子陶瓷的結構與性能檢測和分析技術研究,開發一系列的簡便迅速、結果准確、成本低廉的電子陶瓷的檢驗新技術,爲電子陶瓷新産品開發、各類認證檢測、仲裁檢驗、司法鑒定檢測、科技结果鑒定檢測、進出口委托檢測等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主要结果:
1、與國家電子陶瓷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深度相助,配合開展行業檢測標准項目研究,並實現儀器設備和技術人員培訓等資源共享。
2、與相關企業深入相助,先後開展多項校企相助研發項目。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相關科研論文10篇,申請專利5項,结果轉化4項,同時爲婁底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聯系方式:质料與環境工程學院辦公室 電話:0738-8325065
團
隊
成
員
信
息
|
姓名
|
袉T
|
年齡
|
學曆
|
職稱
|
技術專長
|
聯系電話
|
胡傳躍
|
男
|
45
|
博士
|
教授
|
新能源质料研究
化學電源工藝開發
|
13875469494
|
文 瑾
|
女
|
36
|
博士
|
副教授
|
陶瓷质料研究
陶瓷工藝開發
|
13507389415
|
胡繼林
|
男
|
39
|
博士
|
副教授
|
陶瓷质料研究
陶瓷工藝開發
|
13875432296
|
鍾洪彬
|
男
|
36
|
博士
|
講師
|
新能源质料研究
化學電源工藝開發
|
13973823702
|
陳占軍
|
男
|
35
|
博士
|
講師
|
新能源质料研究
化學電源工藝開發
|
18126819488
|
彭紅霞
|
女
|
35
|
博士
|
講師
|
磁性质料研究
磁性质料工藝開發
|
15829361522
|
劉 鑫
|
男
|
45
|
碩士
|
副教授
|
陶瓷质料應用研究
化学分析
|
15573825158
|
田修營
|
男
|
34
|
碩士
|
講師
|
陶瓷质料研究
陶瓷工藝開發
|
18711893175
|
個人簡介
胡傳躍,质料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院長,中南大學博士,具有多年企業事情經曆。主要從事電化學、新能源质料和精細陶瓷的制備技術研究,負責多項新能源质料項目的技術開發和生産治理,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 录20 篇,获专利授权4项。
文瑾,质料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副院長,工學博士、博士後。主要從事功效粉體质料的可控制備及性能研究,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錄1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2項,申報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3項。
胡繼林,质料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湖南大學博士,長期從事無機超細粉體與先進陶瓷研究,在氧化鋁、氧化锆、碳化矽、氮化鋁等先進陶瓷方面開展過深入研究,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省級和市廳級項目10余項,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10余篇。
鍾洪彬,质料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质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博士,研究偏向爲鈣矽基生物活性陶瓷。曾在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事情3年,負責高倍率锂離子電池CNT配方研發。目前主要從事锂離子電池電極质料及無機粉體质料的研究。
田修營,质料与情况工程学院講師,工学碩士。主要从事精细陶瓷与粉体质料研究。有企业事情经验。主持省级和校级课题2项,结题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SCD中文焦点论文6篇,SCI收录论文5篇。外观专利授权 1项,申请发现专利 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