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校長劉和雲率黨政辦、校地校企相助處、研究生教育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和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科所)等部門負責人,赴新化吉慶鎮油溪橋村實地考察並舉行校村相助簽約及授牌。新化縣委副書記周海強陪同並出席簽約儀式。新化縣吉慶鎮黨委書記朱吉良、縣農業局副局長戴衛紅、油溪橋村黨支部書記彭育晚及村支兩委和學校部门研究生導師、2019級全體研究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 |
? |
? |
 |
▲
劉校一行考察新化油溪橋村
▲副校長周發明主持會議
油溪橋村地處我市新化縣吉慶鎮,該村通過黨建引領、鄉村自治、民主協商,困境中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之路。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十大鄉村振興示範村等榮譽稱號,其積分制治理模式被農業農村部作爲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
▲油溪橋村黨支部書記彭育晚介紹油溪橋村情況
新化縣委副書記周海強体现,新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支持PP电子學院與油溪橋村的互利相助。他希望校地雙方以此相助爲契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進校地深度融合,在PP电子學院的支持和引領下,新化湧現更多的“油溪橋村”。
▲新化縣委副書記周海強講話
▲校地校企相助随处长黎建辉代表学校与油溪橋村党支部书紭蝽育晚签订校地相助協議。
▲研究生教育教学部主任彭建民代表学校与油溪橋村党支部书紭蝽育晚签订研究生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協議。
▲校長劉和雲爲鄉村振興研究與實踐基地授牌
▲校長劉和雲爲校外實踐基地授牌
▲油溪橋村党支部书紭蝽育晚受聘担任我校硕士研究生校外实践指导教师
▲校長劉和雲講話
最後,校長劉和雲在簽約及授牌儀式上講話,他首先對油溪橋村在彭育晚支書帶領下創新鄉村治理模式,引領村民脫貪致富,表達了由衷欽佩。他指出,我校作爲婁底唯一一所地方性本科大學,紮根婁底,服務婁底,培養更多的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是我們的使命,學校願舉全校之力,助力油溪橋村發展。同時他還要求2019級研究生新生,腳踏實地,直面农业生产發展中的难题,把課題和論文做到田野上。
此次簽約和授牌、共建新化油溪橋村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基地,是我校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深化校地相助、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举措,必将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發展的能力。
签约会后,学校一行還与油溪橋村村支兩委就農村基層黨建研究、工业经济發展、农业信息化等领域的相助進行了廣泛交流,並就推進“鄉村振興研究與實踐基地”建設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