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会见校友總會网站 今天是

>> 首頁 >> 校友文苑 >> 正文

爲師者宜育五氣

爲師者宜育五氣

袁傑偉

隨著第一輪新教師入崗培訓的結束,又一批新老師即將走上講台,開啓光榮而艱辛的教師生涯。

在這批新教師當中,也有我自己的小孩。作爲一名從教36年的老教师,我觉得有许多话要对新老师们说。千言万语凝炼成为一句话:爲師者宜育五氣。

昔人雲:氣者,人之基础也。但昔人說的是中醫學上的氣,是“有形”的。我說的氣是“無形”的。

有形的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在整個生命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體生命的生、長、壯、衰、已生存、發育、康健、疾病、死亡,無不與氣的運動變化和盛衰生死有不行支解的關系

有形的氣如此重要,無形的氣同樣重要。無形的氣是一種氣質,譬如人們說的最多的“藝術家氣質”。而我認爲,爲師者宜育的是五種氣,這就是:正氣、大氣、文氣、虎氣和猴氣。

正氣

人的内心有正氣,就会“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让人感受到凛然不行侵犯,不行亵渎,从而羸得人们尊重。心有正氣的人,走路一定是抬头挺胸的。

前段時間,外交部的四個發言人頻頻亮相熒屏。網友驚呼:“他們四個人走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

为什么四小我私家能走出千军万马的气势?就在于他们胸中有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者的凛凛正氣!

一个正氣十足的人,走路的姿态都是很美的。纵然望见的只是他的背影,也会让人觉得愈来愈高峻!正像鲁迅的《一件小事》昊所描写的车夫一样。相反,没有正氣或正氣不足的人,走路会显会种种丑态来,给人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小人。

心中有正氣,可以让人自觉地脱离低级趣味。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类”,這個“群”,主要是以“趣味”爲紐帶的。低級“趣味”的人在一起,往往是“臭味相投”,是令人鄙夷的。而高級趣味的人在一起,才是“志同道合”,是令人景仰、尊敬的。

很难想像一个心中没有正氣或者正氣严重不足、低级趣味的人能够培养出好的学生,或者能够受到学生的尊重。这种人为师,往往会自讨没趣、自取其辱,或者把学生带坏,误人子弟,造成严重的结果。

心中正氣很足,就即是对种种邪气有了天然的免疫力。现在,每一小我私家都被要求安装国家反诈软件,这是从技术手段上资助人们防止诈骗。而心中有正氣的人,是自然能够抵御种种诈骗的。心中没有贪念,诈骗的邪气自然入侵不了,相反,其诈骗手段脱手即现形,只会成为正氣者的笑柄。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正氣内存,邪不行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是说的是有形之气,将其用之于无形之正氣,亦莫否则也。

大氣

为师者一定要有大氣,要有博大的胸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有待雕琢的玉,而包裹在玉外面的石头或壳硬,或壳尖,或壳易碎。老师不是用工具,而是用心去镌刻、去塑造,在这个历程中,难免会受到碰撞、对击甚至冲闯,教师可能顿失颜面、暮气沉沉或大发雷霆,甚至破罐破摔。而记学生一怒之眼神、使气之话语、顶嘴之行动,就即是用学生的错误来处罚自己。

对学生种种之不合己意的体现或错误,教师切不行斤斤盘算,更不行铭心镂骨。为师者一定要大氣,有大氣才气漂亮,有漂亮才气居高临下,以师之眼光看待学生生长历程的种种青涩言行;有大氣才气宽容,才气做到如孔子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才气做到如韩愈说的“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轻以约”;有大氣才气站在嚴父慈母般的高度,妥善地化弊爲利,化尖銳的對立、沖突爲實施高效教育的良機,從而乐成地駛過巨風大浪,抵達風平浪靜的美麗彼岸。

如果为师者大氣不足,对学生的不合己言行动辄震怒,以师者自居,要求学生以“天地国亲师”之礼来看待自己,无能为力时便三天两头给家长打电话。这便会使自己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在弄糟糕自己心情的同时,还可能造成不行收拾的结果。

“大氣”,是一种人格魅力。大氣是一小我私家做人做事的风范和态度,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成熟宽厚、宁静和谐的气度。有大氣者才气成大器,有大氣者才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与大氣相对的是“小器”。小器的人是没有前程的,也是当欠好老师的。

文氣

为师者的衣着妆扮、言行举止都可能对学生的心灵发生久远甚至终身的影响。因此,为师者的衣着不行太随意,不着拖鞋、不穿短裤、不套睡衣进课堂虽然是一条红线。更不行过于袒露,也不行过于“艺术化”,男老师蓄长发、将头发染色、留奇形怪状的发形或须形,都是不行取的。整洁、大方、得体是基本原则,其实,这就是文氣,文氣首先显现于教师外在形象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不要把自己等同于一個普通的老黎民”,這句話曾經是對幹部的要求,後來成了對覺悟不高、貪腐成風幹部的嘲諷。而我覺得,把這話作爲對教師著裝和言行的一個提醒,則是合適的。爲師者的著裝和言行,與大街上花花綠綠的市民,是應有一定的區別,這應成爲教師的自覺。社會可以極其豐富,而教師必須有所約束。畢竟教師是要爲世之範的。

为师者的文氣,还体现在语言行日常行止中。为师者讲话应该文雅,不吐脏词。应该轻声细语,而不行高声喧哗。行止应该文明有礼,而不行粗暴相加,态度应该谦和礼让,而不行戾气随身。

只有這樣,才气體現教師“行爲世範”的特征。

为师者的文氣,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念书。国人每年念书的平均数在世界排名中是靠后的,在文化消费多元化的时代,念书的民风大不如前。但教师是不行助推这种民风的,教师要成为念书民风的引领者。

書卷氣是一種美好的氣質,是一種雅致的氣質和風度,是良好素質的外在表現。書卷氣也是個人魅力的重要體現。教師的讀書決不能局限于教參和教材。有一次,我到一個獲得了多種榮譽的老教師家裏,發現他家的書架上除了那用了幾十年的教參外,幾乎找不到一本課外書。我心中不禁頓生悲痛!這樣的老師能夠育出真正優秀的學生嗎?如果有,那也是學生自身優秀,絕不會是老師“育”的結果。

黃庭堅說過“士医生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這是多麽真切而美好的感受啊!如果教師能有此心,那就像人皆有羞愧之心一樣,是很是寶貴的。爲師者不行不存此心!

只有念书的人,才会更有文氣,才会更像一个教师!

虎氣

在衆多的影視劇裏,老師總是一副慈眉善目、逆來順受、把一切問題都自己扛的樣子。老師從來也不體罰學生。甚至當學生違法犯罪時,社會和專家還一個勁地要老師進行“人性化”教育。最典型的例子是1980年代的電影《少年犯》,影片裏的主角全是貨真價實的少年犯,他們在勞教所裏過著天堂般的“人性化”生活,是一般人不能企及的。結果呢?這些少年犯演員又一次犯罪。雄辨的事實證明:過度的“人性化”是教欠好學生的,只是縱容犯罪而已。

必須承認的是,學校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少數學生由于遺傳、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等影響,自己確實固有一些難以改變甚至無法改變的毛病。對于這樣的學生,在對其進行教育的同時,须要將其不良行爲習慣對他人的影響控置在最低水平。這個時候,是需要老師的“虎”氣起作用的。

“虎”氣不是要老師體罰學生,但新的教育法也明確規定,教師對學生具有懲戒權!對少數學生须要的懲戒,是教育的有機組成部门。沒有這一部门,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其實,老師的“虎”氣不在于真正懲戒學生,而在于含而不露,不怒自威。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輕輕的提醒,就能夠讓學生自覺地收斂起來。“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戰鬥”要领。這也就是現在流行的一個詞語“非暴力勾通”所提倡的。

“虎氣”还体现在老师对课堂气氛的绝对控制能力,不让歪风邪气在课堂上露头,课堂上有满满的正能量。哪怕个体学生萌发一丝邪气,它都市因课堂的正能量气氛而发挥不出来。“虎氣”足的老师能够到达一种“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的至美境界。

“虎氣”的本质照旧对学生的爱,唯有对学生有真爱,学生才会对老师察颜观色,才气领会到老师的眼球一转、鼻子一歪、手指一划意味着什么,师生之间心领神会,心气相通,老师的“虎威”才气树立得起来。

猴氣

一个好的老师是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的。但一个老师如果具有了超强的“正氣”“大氣”“文氣”“虎氣”,又怎能与涉世未深的孩子“打成一片”呢?不是“人以类聚”吗?

这就需要为师者还得有一点“猴氣”。

什么是“猴氣”?

我先想起前些年流行的一個詞“俗商”。有人稱,1950年代,少數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農村勞動的人,被“迫害”致死。其實,那些人就是“俗商”太低,不能與當地老黎民打成一片,與老黎民格格不入。一旦爲敵,就有死的危險。還有人稱,那些有“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情結的人,一旦落入平壤到了民間,也有可能會死得很慘。

一个在官位上的人要能上能下。同样,一个在“气”位上的人也要能上能下。能上能下,这或许就是“猴氣”的精髓所在。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在我身上有些虎氣,是为主,也有些猴氣,是为次。”毛主席身上的“虎氣”体现在那边?“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体现的就是典型的“虎氣”。有人曾经问过毛主席为何用兵如此神奇,毛主席笑道:“没那么多大原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就是毛主席身上的“猴氣”。

“猴氣”对于老师而言,就是要灵机应变,放得下老师的架子。有个班主任曾说,有一次他去检查教室卫生,发现没有搞洁净,就命令学生扫洁净。哪知那学生拒不执行。班主任就问:“你到底扫不扫?”那学生照旧很强硬地回覆:“不扫!”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看老师如何收场。谁知班主任一笑:“你不扫我扫。”拿起扫把就地扫洁净了。

为师者能够跟学生一起拔河、一起打球、一起唱歌、一起搞卫生,忙且快乐着,累且快乐着。能够“猴氣”如此,怎能不受学生接待?

“猴氣”还体现在课堂上,好比语文老师能说能读能唱能演,上语文课就像演一场情景剧,写下水作文能当范文朗读。能够熟练自如、恰到利益地运用多媒体。老师“猴氣”如此,学生焉能不平不敬不爱?

在新學期即將開學之際,老夫寫此漫笔,獻給我即將正式走上講台的孩子和衆多即將成爲老師的孩子們,祝福站上講台、站穩講台、綻放講台!

訪問次數: 宣布时间: 2022-11-17 15:26:21 编辑: 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