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本站首頁|機構設置|通知通告|綜合新聞|黨建事情|制度治理|項目治理|應用特色學科建設|基地平台建設|學術活動|下載專區

 
當前位置: 本站首頁>>制度治理>>正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項目治理措施
2007-12-27 22:0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項目治理措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條 爲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推進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加強和改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簡稱教育部社科項目)治理,提高項目研究質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教育部社科項目治理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生长观,增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勉励对策研究,支持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织学科,注重结果转化,鼎力大举提高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

第三條 教育部社科項目治理贯彻“科学、公正、高效”的原则。规范治理,择优立项;集中征集选题,集中申报,集中评审,集中宣布结果;接纳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事情效率;扶持青年社科研究事情者和边远、民族地域高等学校有特色的社科研究。

第四條 教育部社科项目实行分级治理。教育部卖力制订社科研究中恒久计划和课题指南;制订項目治理措施及实施细则;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立项;部署项目中期检查及验收结项;卖力重大项目的结果判定等事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单元)卖力组织所属高等学校的项目申报、中期检查、结果验收推广等事情。各高等学校卖力制订本校項目治理细则并进行日常治理;组织项目申报、跟踪检查和结果验收;卖力项目结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等事情。

第二章 项目类别与项目申报

第五條 教育部社科項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設立的各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總稱。主要包罗:

1.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指以課題組爲依托,以解決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學科領域重大問題爲研究內容的項目。選題由教育部向全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及實際應用部門征集,面向全國高等學校招標。

2.基地重大項目。指爲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設立的、圍繞基地學術發展偏向進行研究的重大項目。選題由重點研究基地根據基地中長期規劃確定,並經基地學術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教育部統一組織招投標。

3.一般項目。①規劃項目,含規劃基金項目、博士點基金項目、青年基金項目,經費由教育部資助;②專項任務項目,經費由申請者從校外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自籌。選題由申請人根據教育部社科研究中長期規劃和個人前期研究積累自行設計。鼓勵申請人從實際應用部門征得選題並獲得經費資助。

第六條 設立教育部社科研究後期資助項目。後期資助項目指面向基礎理論研究設立的,已完成大部门研究事情並有階段性研究结果,預期能産生重要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的項目。後期資助項目實施辦法另行制定。

第七條 教育部社科項目申報事情由教育部統一部署。一般在每年第一季度征集並確定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基地重大項目(合稱重大項目)選題;第二季度發布各類項目的申報通知或招標通告,集中受理申報质料。

第八條 各高等學校根據統籌規劃、分層設計、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原則,有針對性地組織申報。

1.申請人必須是高等學校的在編在崗教師,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獨立開展及組織科研事情的能力,身體康健,能作爲項目實際主持者並擔負實質性研究事情。

2.申請人每次只能申報一個項目。重大項目、規劃基金項目和博士點基金項目申請者須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青年基金項目申請者應具有博士學位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年齡不超過35周歲;專項任務項目申請者須獲得校外實際應用部門的經費資助,並提供相關證明质料。

3.原則上應組成課題組申報。應用對策性研究課題,提倡吸收實際事情部門人員參加課題組。鼓勵根據實際需要吸納境外專家學者加入課題組開展相助研究。對于跨學科、跨學校、跨地區、跨系統組織優勢科研力量開展實質性相助研究的課題組予以優先資助。

4.申請人所在學校積極支持,承諾提供良好的研究條件。

5.已承擔國家級或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尚未結項者,不得申報教育部各類項目;已承擔國家級或教育部一般項目尚未結項者,不得申報教育部一般項目;已獲得立項的課題或其中的子課題,不得重複申報。

第三章 项目评审与立项

第九條 教育部對申報质料進行資格審查,視差异情況分別組織通訊評審或會議評審。

1.通訊評審實行匿名評審。評審專家對申報課題進行獨立評審,提出是否立項建議並簡要說明理由。

2.會議評審公開進行。專家評審組在經過充实評議後,進行無記名差額投票,獲三分之二以上多數票通過的申報課題方能立項。

對于涉及國家機密或需要緊急決策的國家特殊目標的課題,由教育部另行規定評審立項法式。

第十條 項目評審貫徹公正競爭、擇優資助的原則。項目評審的基本標准是:

1.課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理論意義或現實意義。鼓勵面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課題,鼓勵理論聯系實際、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回覆新問題的理論探索課題。

2.課題具有學術前沿性,預期能産生具有創新性和社會影響的研究结果。鼓勵深入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有針對性的應用研究課題,鼓勵新興邊緣學科研究和跨學科的交织綜合研究課題。

3.課題研究偏向正確,內容充實,論證充实,擬突破的重點難點明確,研究思路清晰,研究要领科學、可行。

4.課題申請人及課題組成員對申報課題有一定的研究基礎;有相關研究结果和資料准備;有完成研究事情所必須具備的時間和條件。

5.申請經費及經費預算部署比較合理。

第十一條 建设和完善各項評審制度,嚴格評審紀律。

1.實行同行評審制度。不斷更新項目評審專家庫,通訊評審專家從專家庫隨機抽取;評審專家必須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熟悉被評項目所在學科專業領域。

2.實行評審回避制度。評審專家組由5人以上的單數組成,應分別來自差异的單位(不含申報者所在學校),且不得是被評項目的課題組成員。

3.建设專家信譽保證制度。評審專家必須廉潔自律,評審期間不與課題申請人私下接觸,不接受申請人任何宴請或禮物,不泄露與評審有關的情況。項目評審結束後,教育部對評審情況進行評估,建设專家信譽度檔案。

第十二條 教育部在正式下達立項通知的同時,宣布項目立項情況。在有關網站設立專欄,爲批准立項者提供專家評審意見的查詢服務;對競標落選的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投標人反饋未獲立項的信息。

第四章 项目历程治理

第十三條 教育部社科項目實行項目条约制治理和項目責任人負責制。

1.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正式批准前,教育部与中标人和依托学校签订项目条约和研究任务书,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基地重大项目、一般项目经批准立项后,申请人填报的项目申请评审书即为双方的项目条约。项目条约是进行項目治理的依据,有关各方应严格履行条约划定。

2.項目申請人即項目責任人,一個項目只能確立一個項目責任人。項目責任人依照条约規定,在批准的計劃任務和預算範圍內享有充实的自主權;負責項目總體研究計劃的實施,推動課題組成員間的協作研究。

第十四條 爲保證研究質量,教育部社科項目實行中期檢查制度。

1.中期檢查由教育部統一部署。一般在每年第二季度下發項目中期檢查通知;中期檢查的結果,作爲後續撥款的依據。

2.中期檢查內容主要包罗:項目是否按計劃開展;研究進度是否切合要求;是否有階段性研究结果等。原則上至少須有1篇項目責任人作爲第一署名人正式發表的論文,並標明“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項目”字樣,否則中檢不予通過。

3.教育部在每年第四季度宣布中期檢查結果。對于沒有進行實質性研究的項目、無故不接受中期檢查或中期檢查不及格的項目,進行通報批評並停撥後續經費。

第十五條 教育部社科項目經批准後不得隨意更改研究計劃,確需變更時要履行報批手續,項目依托學校在審查變更申請時應嚴格把關。

1.項目自批准之日起,研究周期一般爲3年,特殊情況可申請延期1~2年,但須經依托學校同意並報教育部批准備案。

2.變更項目責任人或依托學校,須經原項目責任人和依托學校提出申請,報教育部批准。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做撤項處理:

1.項目實施情況讲明,責任人不具備按原計劃完成研究任務的條件和能力;

2.未經批准擅自變更責任人或研究課題;

3.在規定的項目周期內未能如期完成研究任務者。

凡被撤銷的項目,由依托學校追回已撥經費或其剩余部门,用于本校自選課題立項;項目責任人3年內不得申報項目。

第十七條 教育部社科項目應嚴格遵守下列各項保密規定:

1.涉及保密內容的項目,要嚴格凭据國家有關执法法規執行。

2.項目研究活動中所使用的未宣布數據、內部文件資料僅限于課題內部使用,不得公開。

3.项目研究运动中有关涉密和敏感问题的专项视察、学术聚会会议和其它學術活動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批。

4.涉及保密內容的研究结果要注意保管,使用去向要登記備案;報送有關部門要通過機要渠道。涉密信息不得上網,不得通過互聯網傳送。

第五章 项目经费与使用

第十八條 教育部社科研究項目根據經費來源分爲教育部資助項目和自籌經費項目。教育部資助項目包罗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基地重大項目、博士點基金項目、青年基金項目和規劃基金項目;自籌經費項目主要指從校外有關部門獲得經費資助的專項任務項目。鼓勵項目依托學校或其它部門提供項目配套經費。

第十九條 項目經費實行“一次审定,分期撥款”的辦法。由教育部資助的項目經費分期下撥項目依托學校,第一次撥款與立項通知同時下達,後續撥款視項目研究的進展情況確定。未通過中期檢查的項目,不予撥付二期經費;未通過驗收結項的項目,不予撥付剩余經費。

第二十條 項目經費專款專用,不得用于與項目研究無關的開支。項目責任人按項目条约所列的各項經費支出範圍,在依托學校財務部門的具體指導下支配和使用項目經費;依托學校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擠占和挪用。經費開支範圍包罗:

1.圖書資料費:指購買圖書、翻拍、翻譯資料以及打印、複印、謄錄、制圖等費用。

2.數據收罗費:指圍繞項目研究而開展數據跟蹤收罗、案例分析等所需的費用。

3.調研差旅費:指爲完成項目研究而進行的國內調研活動、參加相關學術會議的交通費、食宿費、通訊費及其它費用。確需赴國外境外調研者,須經依托學校審核同意並報教育部備案。

4.設備購置和使用費:指購買和使用收集資料、收罗分析數據所需器材的費用。設備使用費包罗資料錄入費、資料查詢費、上網費和軟件費等。

5.會議費:指圍繞項目研究舉行的項目開題、專題研討、结果鑒定等小型會議費用。

6.咨詢費:指爲開展項目研究而進行的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專家咨詢等支出的費用。

7.勞務費:指直接參與項目研究的研究生助研津貼,以及非課題組成員、科研輔助人員的勞務支出等。

8.印刷費:指打印、謄寫調查問卷质料、調研報告和研究结果的費用。

9.治理費:指項目依托學校提取的用于治理項目的費用。一般項目的治理費每項不超過2000元,重大重點項目每項不超過3000元。嚴禁超額提取和重複提取。

10.其它:與項目研究直接相關的其它支出。

第二十一條 教育部資助的項目經費一律納入依托學校財務部門統一治理;學校科研治理部門參與項目經費的日常治理。

1.項目責任人要合理編制項目經費預算,嚴格執行項目条约的經費預算方案,保證將項目經費用于科研自己。項目結題後要及時辦理結賬手續。

2.依托學校對項目經費開支行使監督權,做得手續完備、賬目清楚、內容真實、核算准確、監督措施有力,確保項目經費的合理、有效使用。年終由依托學校財務部門按年度編制項目經費決算報告,上報教育部。

3.用項目經費購置的圖書、設備等屬于國有資産,其使用權和經營權一般歸項目依托學校,其中牢固資産必須納入依托學校的牢固資産賬戶進行核算與治理。資産處置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防止國有資産流失。

第六章 项目验收与结果转化

第二十二條 教育部社科項目完成後,均需進行驗收和結項,履行须要的結項手續。

1.一般項目最終结果鑒定事情由依托學校組織,鑒定專家主要由校外同行專家組成;结果鑒定及格者方可申請結項,並提交由鑒定專家簽名的鑒定證明质料報教育部備案。

2.重大項目最終结果鑒定事情由教育部組織,項目責任人可選擇通訊鑒定或會議鑒定方式進行。通過鑒定後,須按教育部提供的帶統一標識的封面和規格出书。

3.申請結項須填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終結報告書》,提供最終结果鑒定證明及结果原件、结果摘要報告(含電子版),經依托學校和申報單位審核同意後,在每年第二季度由申報單位彙總後集中向教育部報送。

4.教育部對通過驗收、確認可以結項者,頒發結項證明或鑒定證明,撥付項目經費的其余部门,並將驗收結項情況予以宣布。

第二十三條 建设科學合理的項目结果評價體系,注重结果質量,注重實際價值。

1.最終结果形式可以是論文、專著、咨詢報告、軟件、數據庫、專利等;除學術结果自己外,項目責任人及課題組成員結合項目研究進行的課程建設、教材編寫、學術報告、咨詢服務及其實際效果和社會影響等,一並納入驗收範圍綜合考慮。

2.項目驗收的主要內容是:項目責任人按項目条约和任務計劃書完成了研究任務;最終结果與立項時批准的“最終结果形式”相符,不存在署名及知識産權等方面的爭議;經費開支合理正当。最終结果須在顯著位置標明“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項目”字樣,否則驗收時不予承認。咨詢報告類结果須有采納單位的證明质料,並詳細注明采納內容和實際價值。

3.項目驗收分優秀、及格、不及格三個等級。一般項目中的優秀項目由依托學校推薦報送,教育部對學校推薦的優秀结果進行複審。教育部每年對一般項目組織抽查。重大項目由鑒定專家在打分和投票基礎上確定结果等級。

第二十四條 建设項目结果獎懲制度。對结果驗收爲優秀的項目,予以通報表揚並作爲項目責任人下次申請項目的重要參考;對结果驗收不及格的項目,一律做撤項處理,項目責任人3年內不得申報教育部社科項目。

第二十五條 強化结果轉化意識,拓展结果轉化渠道,充实發揮教育部社科項目结果的社會效益。

1.各類項目結項時,須同時報送3~5千字的结果摘要報告,簡述本課題學術價值、創新內容、社會影響等情況,經依托學校審核後報教育部。教育部除擇優選報有關部門外,還可向有關媒體推薦刊登,或結集出书。

2.鼓勵項目结果向課程、教材、教學轉化,爲培養優秀人才服務;向決策咨詢轉化,爲政府和企業科學決策服務;向社會轉化,爲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質服務;向文化産品轉化,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服務。

3.項目責任人應注意收集本課題的引用、轉載、接纳、獲獎或進入教材、産生效益的情況,由依托學校擇優上報教育部。對那些通過一個項目形成一個創新領域、一支創新團隊、産生重大影響的項目,要認真總結和推廣其乐成經驗。

4.建设教育部社科項目结果庫和學術精品庫。所有驗收及格並正式出书、發表的項目结果轉入结果庫集中生存、展閱。對其中優秀的作品以“學術精品”的形式統一出书和展示。结果庫分設實物展示庫和電子文本庫,面向高等學校和社會開放。

5.申報單位和各高等學校應接纳積極措施,支持和資助項目優秀结果的出书,積極做好項目结果的宣傳、推廣和應用事情。有重要應用價值的研究報告、咨詢報告、調研報告,在提交有關部門的同時須報送教育部。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條 本措施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項目治理的一般性规则,种种项目可凭据需要据此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并组成本措施的有机组成部门。

第二十七條 本措施自宣布之日起实施。原1996年印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項目治理措施》同时废止。

關閉窗口
· PP电子學院關于申報2025...
· 關于開展2024年度省校兩級應用...
· PP电子學院關于開展2025...
· 科研與社會服務處2025年3月事情...
· 科研與社會服務處2025年1月及寒...
· 關于開展2024年下半年省教育廳...
· 關于開展校級委托科研項目申報...
· 專利轉讓公示

地址: 明德楼412、413、414、415 | 邮编: 417000 | 电话/传真: 0738-8326910 | 邮箱: kjc8326910@163.com

版權所有@PP电子學院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