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慧校園
English

院長姜正國在200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摘要)

來源:

發布時間:2005-11-27?點擊:

院长:姜正国 (2005年9月14日)

尊敬的列位老師、親愛的新同學們:

七彩人生,九月起航。在這美好的金秋時節,在全校師生喜迎PP电子學院順利升格爲本科院校的第二個年頭之際,在熱烈慶祝剛剛過去的第21個教師節這個特別的日子後,我們迎來了2005級的新同學。在這裏,我首先代表學院黨委、行政和全校萬名師生員工向來自祖國各地的同學們体现熱烈的歡迎,對你們有幸成爲我院升格後的第二批學子体现誠摯的祝賀。

同學們,這幾天,來自全國十六個省的2005級新生近4000人爲了一個配合的目標齊聚PP电子學院。今年我校的招生形勢好,生源廣闊,人才濟濟。學院第一志願錄取事情結束後,還有許多考生強烈要求我校補錄。你們爲學校帶來了喜慶、帶來了新氣象、帶來了歡樂,你們的到來,爲我院注入了新鮮血液,你們是學院的新主人。伴隨著你們的到來,一個富有生機和希望的新學年開始了。

同學們,當你們在湘中新城——婁底這片熱土上翻開自己新的人生扉頁時,我先向你們介紹一下你們將在此渡過人生中寶貴、最難忘時光的PP电子學院。

學院創建于1978年,去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改辦升格爲PP电子學院。

“國勢之強弱,視乎人才;人才之盛衰,源于學校”,PP电子學院是革新開放後迅速發展起來的年輕高等學府,現已成爲涵蓋文、理、工、教、經、管、法等七大學科門類兼有的、較全面的多科性學校。

學院現有校園面積600余畝,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000余萬元,有各類實驗室45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49個,社會實踐活動基地5個。圖書館現有藏書60萬冊,中外期刊1300多種,另有電子圖書10多萬種和學術期刊數據庫6個專輯。學院主辦有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PP电子學院學報》和《PP电子學院報》。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員工740人,其中專任教師400余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9人,副教授147人,教授、副教授共占專任教師的44%;博士21人,碩士研究生17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共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另聘有外籍教師4人和兼職教授42人。

學院現設有中文、外語、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與信息工程、通信與控制工程、化學與质料科學、體育科學、政治與經濟、經濟與治理、音樂、美術、教育科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等13個系,共有13個本科專業和36個專科專業,另有2個成人教育本科專業和19個成人教育專科專業。今年學院除主要面向湖南招生外,還面向山東、河南、廣西、吉林、福建、雲南、江西等16個省(市)招生,學院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9000多人,在籍成人教育學生5000多人,已爲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40000余名。

同學們,建校27年以來,學院以教學爲中心,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以革新爲動力,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精彩,治理事情成效顯著,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建校以來,學院共爲國家輸送畢業生4萬余人,他們在社會上大有作爲。其中有許多人擔任了大學教授、地方各級黨政領導幹部,中學校長或副校長等職,相當一部门獲得了碩士、博士學位,有的成爲了著名專家學者,不少人成爲了國家和省級勞模、先進事情者,許多人成爲了企業家或公司老總、董事長。他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世界各地,他們是我們的驕傲,也是在坐同學們的參照,在過去的许多年,他們不斷激勵著同學們奮發有爲,報效祖國。

同學們,有人把大學稱作“象牙塔”,有人把大學稱作知識的殿堂,也有人把大學稱作“愛情的溫床”,還有人把大學生活比喻成一張白紙,你塗上什麽顔色它就呈現什麽顔色……。我認爲,大學是同學們面向未來遠航的集中儲備和容錯試航的基地,爲什麽可以這樣理解呢?一是高等學院豐富的學術、科研、藝術和社會活動以及完善的教學科研設施設備,爲學生提供了知識深化和科研能力培養以及拓展知識領域的前提條件。二是大學與社會的廣泛聯系,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爲同學們認識社會,進入社會創造了條件。大學生活是同學們從學院步入社會的全面積累和實驗的角色轉換過程。三是大學的教學內容很是系統、深刻和相對專門化。大學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四是大學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就某種意義而言,大學教師是導師而不是老師,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五是大學裏實行的是在負責學生事情教師指導下,學生自我組織和自我治理的模式。六是大學的生存環境實際上是一個有限的社會,是人爲構建的免疫體,大學生的生活需要完全自理和適當的同學的相助。

總之,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重要成長時期。同學們應對此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列位新同學,你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也是學校發展的生力軍,希望你們珍視現在,憧憬未來,學業有成,也希望你們做學校的主人,爲學校的發展增輝,在此,我談幾點認識與你們共勉:

首先,做一名現代大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文明古國,曆來重視立身處世之道。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立身的本質,是成才的導向。對民族、對社會、對未來、對家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是立身的內涵,成才的起碼條件。學校將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以各種形式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這既是學校教育的責任,也是大學生自我修養的任務,希望你們認真學習,加強修養,在人生這個重要時期塑造好真、善、美的心靈與健全人格。

其次,做一名現代大學生要掌握好成才之路。大學階段是由基礎知識學習向專業知識學習轉型的關鍵時期,它爲以後的事情實踐、繼續深造打下基礎,同學們要在幾年的時光中學會“學習”,開發潛能,這是成才的關鍵。爲適應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趨勢迅猛發展的形勢要求,學校致力于培養複合型人才,就是在使學生修好本專業的同時,選修跨學科課程,從而在更大範圍內获得發揮,並可能在兩種知識的結合中産出高人一籌的能力。學校致力于培養適應性人才,就是要培養“專業+技术(英語證、計算機證、普通話過級證)+特長(唱歌、舞蹈、籃球、足球等)”的人才,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師資和財力的投入,讓學生在大學充实地學到離開這個年齡段和學校難以學到的必须知識。爲今後更新知識、轉換專業、調整發展偏向打好堅實的基礎。培養複合型人才和適應性人才是我們的辦學特色之一,它的基本目標是讓我們的畢業生有更寬的就業門路和在社會上獲得穩定的良好的事情崗位和待遇。

第三,做一名現代大學生要准備许多几何種能力。同學們要以祖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爲目標,以做乐成人爲目的,提早對自己的人生门路進行科學、宏觀規劃,對自己學習內容進行周密計劃,對自己未來職業生涯進行理性決斷,從而繪制切實可行的藍圖。建議你們在這張藍圖上繪入創新思維的能力、更新知識和利用信息情報的能力、更新知識繼續學習的能力和社會交往處理公衆關系的能力、深入探索思考和研究理論問題的能力。

第四,做一名現代大學生要不斷進取。我相信,我們在坐的同學都經曆過“導航、啓航、領航”的高考軌迹,都品嘗過晝夜苦讀的艱辛,甚至有的同學曾彷徨在放棄高考的邊緣,但最終戰勝了彷徨與挫折,來到了PP电子學院這片知識的沃土!這裏有我們渴求的書林翰海,有我們企盼的學界才俊,更有我們憧憬的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大浪淘沙,方顯真金本色;暴雨沖過,更見青松巍峨”,經過高考磨砺的同學們越发成熟、穩重和自信,但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你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你們肩負著建設祖國的曆史重任,肩負著怙恃長輩的殷切期望,肩負著朋友同學的千般囑咐,你們應該把理想抱負定高一點,要敢于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到成才的坐標之上,並爲之不斷地努力。如:專科畢業可以考專升本,專科學習期間也可考相近或相鄰專業的自考本科文憑;本科專業可以考碩士研究生,現在基礎不是太好的聯合培養生要爭做及格畢業生等等。總之,每個人都要有自己奮鬥的目標理想;否則,就會象一艘漫無目標的航船,終歸迷失偏向,永遠達不到乐成的彼岸。

第五,做一名现代大学生要勤奋学习。能不能考上大学是身份标志的分水岭,能不能掌握大学的求学历程,是富厚人生内涵的分水岭。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不仅要在学校的时候学习,而且要终身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要克服“一纸文凭定终身”和“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珍惜青春少年时光。面对未来“双向选择,自谋职业”的实际,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学习节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你们一定要遵循厚积薄发的治学之道,注重知识积累和學術研究,要修炼“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治学精神。

同學們,我記得老舍先生曾說過一句話:“人生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