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质料與環境工程學院Kashif Naseem博士在工程技术领域TOP期刊《Fuel》(中科院1区,IF:6.7)发表题为“Recent progress of mechanically activated Mg-based materials to promote hydrogen generation via hydrolysis”的综述论文。PP电子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元,Kashif Naseem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配合通讯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发光质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入了本研究。

氫能作爲有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宏偉目標的重要途徑。“氫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開發高效、低成本、宁静和選擇性的化學存儲质料制氫。鎂基质料水解制氫具有制氫密度高、儲量豐富、反應條件溫和等優點,被視爲一種理想的可控化學制氫技術。但是,水解過程中形成的Mg(OH)2副産物在反應物外貌形成致密的鈍化層,阻礙反應的持續進行。該論文從原理和機制方面詳細介紹了近年來鎂基质料水解制氫的研究進展,特別探討了如何通過調控质料結構和外貌性質(如球磨、合金化和催化劑摻雜)提高制氫效率,爲實現綠色環保的新型氫能源生産技術提供重要參考。(文/圖:陽湘琳;一審:陽湘琳;二審:彭偉才;三審:文瑾)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uel.2025.134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