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
(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204人,候補中央委員169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黨的十八大代表中部门基層同志和專家學者也列席了會議。
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事情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革新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習近平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充实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的事情。一致認爲,面對十分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革新發展穩定任務,中央政治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穩中求進的事情總基調,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革新,沈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紮實推進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項事情取得新進展,推動發展结果更多更公正惠及全體人民,實現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開局。
全會高度評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年來革新開放的乐成實踐和偉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革新若幹重大問題,認爲革新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全面深化革新。
全會強調,全面深化革新,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革新偏向,以促進社會公正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爲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毛病,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越发廣闊的前景。
全會指出,全面深化革新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越发注重革新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治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实湧流,讓發展结果更多更公正惠及全體人民。
全會指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革新,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速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速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越发公正、更可持續發展;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革新,加速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法式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越发廣泛、越发充实、越发健全的人民民主;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焦点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革新,加速完善文化治理體制和文化生産經營機制,建设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正義深化社會體制革新,革新收入分配制度,促進配合富足,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速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革新,加速建设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花样;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革新,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爲革新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全會指出,全面深化革新,必須立足于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揮經濟體制革新牽引作用,推動生産關系同生産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康健發展。
全會指出,經濟體制革新是全面深化革新的重點,焦点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全會強調,革新開放的乐成實踐爲全面深化革新提供了重要經驗,必須長期堅持。最重要的是,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门路,始終確保革新正確偏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總結國內乐成做法,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勇于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堅持以人爲本,尊重人民主體职位,發揮群衆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革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正確處理革新發展穩定關系,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革新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革新协力。
全會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革新上取得決定性结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越发成熟越发定型。
全會對全面深化革新作出系統部署,強調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速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速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革新,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社會事業革新創新,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加速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深化國防和軍隊革新,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革新的領導。
全會提出,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配合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门,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绝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职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绝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要完善産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淆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康健發展。
全會提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必須加速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正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正性。要建设公正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建设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深化科技體制革新。
全會提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革新,創新行政治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提高科學治理水平。
全會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正、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革新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设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改進預算治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设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全會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配合分享現代化结果。要加速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康健發展體制機制。
全會提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速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相助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革新。要放寬投資准入,加速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
全會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爲基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相助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衆自治制度,越发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充实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要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發展基層民主。
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深化司法體制革新,加速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要維護憲法执法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革新,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全會提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基础之策。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
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偏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门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事情導向,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革新。要完善文化治理體制,建设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全會提出,實現發展结果更多更公正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速社會事業革新,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革新,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花样,建设越发公正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革新。
全會提出,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基础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維護國家宁静,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宁有序。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宁静體系。設立國家宁静委員會,完善國家宁静體制和國家宁静戰略,確保國家宁静。
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设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革新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體制。
全會提出,緊緊圍繞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創新發展軍事理論,加強軍事戰略指導,完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要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革新,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革新,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全會強調,全面深化革新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实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焦点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革新取得乐成。中央建设全面深化革新領導小組,負責革新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革新的領導責任。要深化幹部人事制度革新,建设集聚人才體制機制,充实發揮人民群衆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地方、基層和群衆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經驗。
全會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強調全黨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于全面深化革新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牢牢掌握偏向,大膽實踐探索,注重統籌協調,凝聚革新共識,落實領導責任,堅定不移實現中央革新決策部署。要凭据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爲,切實做好各項事情,保持經濟社會發展勢頭,關心群衆特別是困難群衆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繼續紮實推進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全會號召,全黨同志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譜寫革新開放偉大事業曆史新篇章,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