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慧校園
English

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高校思想政治事情

來源:

發布時間:2012-10-16?點擊:

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高校思想政治事情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事情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科学生长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生长的战略指导思想。在现阶段,必须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高校思想政治事情。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高校;思想政治事情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结果,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要领論的集中體現,第一要義是發展,焦点是以人爲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基础要领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爲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事情提供了新的視野,對高校思想政治事情具有指導作用。

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對于全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及其本質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焦点是以人爲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基础要领是統籌兼顧。

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爲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義。要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

必須堅持以人爲本。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基础利益作爲黨和國家一切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结果由人民共享。

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凭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结构,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必須堅持統籌兼顧。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实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二、當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事情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快速轉型期、經濟的高速發展期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國的社會經濟身分、組織形式、利益關系、分配方式、就業形式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高校師生員工的思維方式、事情方式、生活交往方式以及價值趨向發生了很大變化,思想政治事情也相應地呈現了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和問題。

近年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事情狀況主流是好的,但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思想政治事情也出現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大學生思政事情跟不上時代法式;認爲大學生思政教育只是學生事情部門、輔導員和班主任的責任;不能普遍、深入確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理論研究事情發展較慢,經費、人員配備、培訓事情等投入力度不夠;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治理、自我服務的意識不強,能力不夠,道德認知與個人行爲纷歧致等。

三、如何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高校思想政治事情

在新時期,我們應該堅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不斷改善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事情。

(一)必須落實“以人爲本”的焦点教育理念。

科學發展觀的焦点是以人爲本。以人爲本體現在教學理念中要以生爲本。以生爲本就是把學生作爲教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關心學生,尊重學生,代表學生的基础利益。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教師、客體是學生的角色劃分很是明顯;教育者是主動的,處于支配职位,受教育者是被動的,處于被支配职位;教育要领也是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教育目標上追求高峻全,不考慮學生的需要和個體差異,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和思想認知水平,高校供給的思政教育與學生的需求脫節,從而造成高校整個思想教育事情效果不理想。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熏染力,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必須樹立以生爲本的理念,努力讓高校的思政教育貼近學生實際。這就要求在思政教育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和認知能力;思政事情者要經常深入大學生學習生活實際,掌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只有這樣,才气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從而使他們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必須堅持統籌兼顧和可持續發展。

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追求,也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對高校進行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黨的十七大對“全面發展”進行了精辟的归纳综合:“堅持教育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爲人民服務,與生産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中“德”、“智”、“體”、“美”就是“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

(1)德育爲先,和諧全面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事情不僅要承擔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任務,也要以促進和提高峻學生的整體素質爲目標,把堅定正確的政治偏向放在首位,深入持久地開展素質教育。

(2)以育人爲本,加強素質教育。針對大學生的思想發展規律和心理成長規律,既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又強化集體主義和團結協作精神教育,使大學生既學會做事,又學會做人;既豐富知識、拓展技术,又增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3)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每個人在校學習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可持續性發展。

總之,只要我們凭据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高校學生事情,時刻把學生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疑難,就一定能夠開創當前高校師生員工思想政治事情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王華斌,姚莉,關銀鋒,科學發展觀視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事情探析,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第7卷。

[2]劉潔,劉志禮,以人爲本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3]郝秀芬,李秀梅,吳楚炫,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創新問題新探,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