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慧校園
English

哲學研究重在基礎

來源:

發布時間:2011-06-26?點擊:

哲學研究重在基礎

中世紀時,思想者認爲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思考問題是習以爲常的事。這在很洪流平上說明了他們對過去的看法以及傳統自己的重要性,同時也讲明那些恰如其分地理解傳統的人能夠在未來的门路上比先輩走得更爲深遠。如果我們不對過去的结果加以關注或深入學習的話,那麽就會浪費大量時間去解決已經乐成處理了的問題。同樣,在哲學領域,人們普遍忽略了這樣的事實——現代主要的思想家,包罗笛卡爾、洛克、休谟、貝克萊等,他們的哲學思維構成已經被經院化了;纵然他們摒棄這種哲學傳統,拒絕方式也取決于他們之前的認知。

那么,如作甚學術研究奠基基础呢?

我的一位老師常說,做研究就像蓋屋子,與一個高一千米而地基只有一平方厘米的衡宇相比,他甯願選擇制作一座地基爲一平方千米且只有一厘米高的衡宇。換句話說,基礎越廣泛,研究也就越持久,但是要想進一步積累研究结果也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人們經常會有一種沖動,那就是事先沒有充实的規劃或想法便马虎付諸行動。我們這些以思考對行爲過程産生影響爲己任的哲學家,似乎也無法制止這種马虎和沖動。顯然,要想揚名並取得寶貴而持久的结果,那就必須事先認真計劃,並確保有一個牢固的基礎。否則我們的教學和創作,也不大可能“永葆青春”。

無論是哲學家還是大學生,我們都生活在現實的世界裏,或者一種並不理想的形勢下。除了用一個純理論的思維要领來思考之外,我們還必須謹慎地估計自己所處的形勢,並在此基礎上作出實際有效的決定。重要的是,爲了推動學術事業的發展,我們一定要認清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這樣一來,我們就會同時擁有許多項目以及差异水平和層次的研究结果。但是,由于我們的教學應以研究爲主導,那麽就要確保必須的“生産力”,以滿足學校和學生的需要。作爲個人,我們需要確定某些長期計劃,即我們所希望的能夠對哲學文化産生貢獻和影響的計劃。這種長期項目將産生這樣一種效果,即能夠使我們經受住未來學術生涯的盛衰浮沈。

作爲哲學研究者,我們知道自己所做的研究是必不行少的,但我們也明白,這些研究结果很少直接産生實際的利益,好比經濟利益。因此,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向人們證明自己事情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正如亞裏士多德所說,其他所有形式的知識,可能會顯得越发须要,但沒有一個會比哲學的职位更高。因爲它不是試圖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而是以自身爲目的,並且是一項以最高自由爲特征的活動。

對一個青年學者來說,很容易在展望未來時感应迷茫或信心不足。哲學所帶來的自由和成就既“填不飽一個餓著的肚子,也暖不熱一間酷寒的屋子”。我們當中很少有人願意像第歐根尼那樣爲了捍衛哲學而生活!這是因爲人們通常想要別人對我們的成就給予應有的認可。如果一個人爲了追求學術進步而在競爭十分猛烈的領域開始一項長期研究的話,那將走向一個冒險的境地。因爲只有少數人能最終乐成,而且乐成並不總是因爲能力,還有一點點運氣在裏面。也許,正是在這些方面,某些哲學形式,如斯多葛派哲學(禁欲主義)可以幫助我們。當學生們拿著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的計劃來見我時,我向他們提出的問題不僅是關于他們自己的能力,而且還包罗他們是否具有遠見和決心來完成他們计划要做的事情,但遠見和決心將給他們帶來長期的困難。當史蒂芬·麥肯納著手翻譯普羅提諾的《九章集》時就是這樣做的,那是因爲他覺得這是有價值的生活。就我而言,自己的中世紀哲學有關研究往往不被大衆接受,而且研究結果也多年未公諸于世,但它卻很是重要。我們必須明白,在人文社科領域,學者需要進行長期的研究,以便最終在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某些事情中取得结果。

我想,有人建議摒棄傳統的原因之一在于,施加在學生和青年學者身上的曆史重負恰恰是一些破壞創造力的東西。新事物所具有的吸引力之一是它很少受到時代的束縛。在同一時間,播撒在薄土層中的種子往往生長得很快,但當陽光過于強烈時又是怎樣呢?學術培養、語言的掌握以及做研究所必備的任何其他技术,其目的就是形成一種真正持久的創造力。這才是“傳統”的真正含義,因爲在拉丁語中,這個字是傳遞的意思。由于教師和治理者的存在,我們才得以繼續並傳遞我們所學的知識,並且必須在寬松的方式下進行,而不是那種讓人感应泄氣和壓抑的方式。

我們必須承認打好基礎對中世紀哲學研究的重要性,因爲人們需要的不只是哲學知識,而且還包罗古代語言和現代語言以及古文字學的訓練。乍一看,從事哲學研究似乎是一項很是艱巨的任務,但是它卻充滿著挑戰,又令人興奮,因爲人們很有可能在中世紀哲學中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發現。在法國大革命所帶來的革新和世俗化之後,許多中世紀哲學文本就被遺忘了,或是擺在圖書館的書架上而無人問津。現在,我們已經用了一個多世紀的時間來恢複13世紀時的许多思想,只是在最近10年,我們才開始探索14世紀初的哲學。對于一個願意爲哲學的繼承和發揚作出實際貢獻的學者來說,中世紀哲學領域是特別能夠實現這種抱負的。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