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整合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用來說明網絡的發展以及給人們帶來的便利是很貼切的。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挑戰和機遇並存的局面,需要我們整合中國近現代史學網絡資源並將其轉化爲優質、高效的德育資源。
一、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整合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擴展《綱要》課程的課堂教學內容,更全面地幫助大學生做到“兩個了解”、明白“三個選擇”的须要性和正確性
結合《綱要》課程的教育教學,將課堂上沒有時間講的、或者講得不夠深入的、或者是熱點、難點、疑點等等內容,將其整合(包罗挖掘)進入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網頁),形成一種立體型的、和課堂教學互爲補充、相得益彰的教育教學模式,使青年學生了解“兩個認識”、“三個選擇”的曆史一定性,構築起教學、科研、學生自我修養以及對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的挖掘、整理並和現代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運行機制,充实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2有利于增加大學生的中國近現代史知識,受到史學素養的浸潤,培養大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史學的德育功效對于青年學生的成長是很是重要的,對整個人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當前世界多極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在不斷加強,要培養適應未來國際相助與競爭的高素質人才,就必須要加強青年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發揮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的作用。
3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建設
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的整合是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建設的一部门,在尊重曆史事實的基礎上,以時代的眼光、創新的思維、革新的精神整合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將成爲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途徑、大學生康健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二、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整合與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1推動基于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的整合研究的深入開展。形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資源。
2提高學生利用史學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參與性。發揮網絡優勢,一方面達到開闊曆史知識視野,激發興趣,發揮積極自主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培養獨立學習能力,爲終身學習奠基基礎。
3順應信息時代要求,提高計算機網絡操作能力,使大學生樹立正確使用網絡的道德觀念。
4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網絡資源共享,實現師生之間協作性學習、交流,研究性學習。
三、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整合與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1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現狀分析。通過網上中國近現代史資源的收集整理,分析其基本狀況和發展態勢,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網站(網頁)的基本內容構成,包罗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軍事的、人物的、社會變遷的、近代國內國外基本情況等等。
2中國近現代史網絡的評價和基本估計。網絡條件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個巨大的系統工程,網絡內容極其複雜多樣,客觀地評價現有的中國近現代史網絡中的德育資源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利于資源整合的現實性和針對性。
3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整合應遵守的原則。作爲德育資源的中國近現代史網站(網頁)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原則,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使網絡成爲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論證中國近現代曆史的問題時,不僅要注意引證經典的曆史觀點;尤其要廣泛收集黨內外、國內外的有關資料,盡可能地讓曆史事實來說話;同時還要注意利用外國人的、國內中間人士乃至敵人方面的有助于說明問題的評論,讓這些人與我們來一起判斷曆史,來顯示我們提供的見解乃是曆史的公證的證言。
4中國近現代史網絡資源整合的路徑選擇。結合《綱要》課程的教學與研究,有針對性地探索出一條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既有豐富的曆史內容、圖文聲並茂,又有學術性、思想性的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資源整合的方式要领。對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網頁)的整合(制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總之,網絡條件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個全新的話題,對傳統的德育教育方式、模式、機制等都産生著深刻的影響,只有順應網絡技術發展的趨勢,認真地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要领,才气增強德育的實效性和提高針對性。